(原文發表于7月15日,由露天看臺評出,文章內容不代表譯者觀點)
BR百大排名100-51:盧卡57 麥迪59 甜瓜60 歐文69 喬治78 克萊98
50、多米尼克-威爾金斯
主要榮譽:7次最佳陣容、9次全明星、1次得分王
生涯數據:場均24.8分6.7籃板2.5助攻1.3搶斷,投籃命中率46.1%
總賽季數:15
威爾金斯的職業生涯雖然輝煌,但不幸的是他經常與邁克爾-喬丹或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交鋒。他在扣籃大賽中多次獲得亞軍,在季后賽中屢遭淘汰,并在1985-86賽季的MVP投票中僅次于拉里-伯德獲得第二名,這些都使他的職業生涯成就顯得有些遜色。
盡管如此,威爾金斯還是憑借一次得分王頭銜和一系列精彩的扣籃集錦,建立了自己的傳奇。他被昵稱為“人類精華影片”絕非偶然。
從1982-83賽季到1990-91賽季,威爾金斯帶領亞特蘭大老鷹隊七次進入季后賽,但從未闖入東部決賽。值得一提的是,威爾金斯在1991年1月遭受跟腱斷裂后,僅用了10個月就成功復出,并在接下來的一個賽季中場均砍下28.1分,最終在1992-93賽季的MVP投票中排名第五。
最高排名:34
最低排名:86
49、皮爾斯
主要榮譽:1次總冠軍、1次總決賽MVP、4次最佳陣容、10次全明星、最佳新秀一陣
生涯數據:場均19.7分5.6籃板3.5助攻1.3搶斷
總賽季數:19
在NBA歷史上,很少有前鋒能像保羅-皮爾斯那樣將腳步、力量和關鍵時刻的投籃完美結合。他不依靠速度或彈跳力擊敗對手,而是憑借時機、手感和堅韌智勝一籌。他在比賽中總是能夠通過強硬的表現得分。
從1998年到2008年的十年間,皮爾斯一直是凱爾特人的標志性人物。然而,直到2008年,他才真正實現了突破。那一年,他在總決賽中戰勝了科比-布萊恩特率領的湖人隊,并榮獲總決賽MVP,這鞏固了他作為聯盟最可靠球星之一的地位。
總體而言,皮爾斯在季后賽中的表現尤為出色。他曾單場砍下41分,幫助球隊在第七戰中擊敗勒布朗-詹姆斯。還有那場著名的“輪椅比賽”,他在扭傷膝蓋后重返賽場,連續命中兩記三分球,助力凱爾特人贏得了對陣湖人的第一場比賽。即使是在職業生涯晚期,皮爾斯依然留下了經典的“我主宰比賽”時刻,在東部半決賽中以一記打板絕殺擊敗老鷹隊。
皮爾斯職業生涯總得分超過26000分(歷史第18位),他的關鍵表現跨越了近二十年的時間。他不僅是一名得分手,更是在最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球員。
這一切成就讓他在NBA歷史上的排名穩居前50位。
最高排名:45
最低排名:71
48、威少
主要榮譽:1次MVP、9次全明星、9次最佳陣容、3次助攻王、2次得分王
生涯數據:場均21.2分7籃板8助攻1.6搶斷,投籃命中率43.9%
總賽季數:17
拉塞爾-威斯布魯克的比賽風格一直充滿激情與憤怒,這種特質既讓人喜愛又令人惱火。在很多方面,他都是一個行走的謎團。
近年來,這種特質更多地體現在他在不是球隊核心的情況下嘗試調整自己的角色。但即使在他巔峰時期,也難以避免爭議。
他是那個讓我們對三雙數據習以為常的MVP,也是被指責為凱文-杜蘭特離開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隊的部分原因的人。他的無拘無束的運動天賦不僅比大多數其他爆發力強的球員持續時間更長,而且在沖擊籃筐時也常常出現失誤。
偉大與傲慢之間有一條微妙的界限。威斯布魯克在這條線上徘徊、模糊,甚至完全跨越了它。無論你對他風格和態度的看法如何,不可否認的是,他憑借自己如自然力量般的打法贏得了MVP、九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三次助攻王和兩次得分王。
47、埃爾文-海耶斯
主要榮譽:1次總冠軍、12次全明星、6次最佳陣容、2次最佳防陣2次籃板王、1次得分王
生涯數據:場均21分12.5籃板1.8助攻1搶斷2蓋帽,投籃命中率45.2%
總賽季數:16
埃爾文-海耶斯在休斯敦火箭隊和華盛頓奇才隊都有退役球衣,這兩支球隊在他效力時還使用著不同的隊名。盡管他在休斯敦火箭隊改名后回到了球隊結束了職業生涯。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幾乎無所不能,尤其擅長得分和籃板,并且還有大量的蓋帽表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在NBA歷史得分榜上的排名有所下降,但他仍然排在第13位,領先于奧拉朱旺、奧斯卡-羅伯特森和蒂姆-鄧肯等傳奇球星。
同時,在生涯總籃板數方面,只有威爾特-張伯倫、比爾-拉塞爾和賈巴爾三人超過了他。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海耶斯在總蓋帽數上排名第26位——盡管這一數據在他職業生涯的前五年并未被記錄。
46、凱文-麥克海爾
主要榮譽:3次總冠軍、7次全明星、1次最佳陣、2次最佳第六人、6次最佳防陣
生涯數據:場均17.9分7.3籃板1.7助攻1.7蓋帽,投籃命中率55.4%
總賽季數:13
身高6英尺10英寸的麥克海爾是傳統大個子球員在第六人時代(始于1983年)頻繁爭奪這一獎項的有力證明。他的職業生涯中獲得了兩次最佳第六人獎,這充分說明了身高的重要性。
作為大前鋒,麥克海爾的存在為“防守贏得總冠軍”這一說法提供了有力支持。事實上,他有幸效力于歷史上最出色的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令人驚訝的是,麥克海爾在大部分職業生涯中都是以替補身份出場。然而,他在防守端的瘋狂表現、全面適應能力和內線技術,幫助球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盡管外表看起來和藹可親,麥克海爾實際上是一個極具競爭精神的球員。有時,他的身體對抗甚至帶有一些兇狠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表現確實令人信服。
最高排名:29
最低排名:71
45、安東尼-戴維斯
主要榮譽:1次總冠軍、5次最佳陣容、10次全明星、5次最佳防陣、3次封蓋王
生涯數據:場均24.1分10.7籃板2.6助攻1.3搶斷2.3蓋帽,投籃命中率52.2%
總賽季數:13
盡管戴維斯從未獲得過MVP或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獎項,但他四次在MVP投票中進入前十,六次在最佳防守球員投票中位列前十。
他和賈巴爾是唯二職業生涯場均至少得到24分10籃板2蓋帽的球員(至少出戰750場比賽)。盡管聯盟在1973年之前并未統計蓋帽數,但這一數據仍使戴維斯成為現代籃球史上最全面的內線球員之一。
戴維斯年輕時主要打后衛位置,這讓他擁有非凡的靈活性,能夠以精湛的技術輕松突破到籃下,成為史上最好的擋拆終結者之一。雖然他可能不是理想的頭號得分手,但戴維斯絕對是一名頂級的防守支柱,他的身高臂展和速度很少有人能與之匹敵。
最高排名:36
最低排名:58
44、喬治-麥肯
主要榮譽:5次總冠軍、6次最佳陣容、4次全明星、3次得分王
生涯數據:場均23.1分13.4籃板2.8助攻,投籃命中率40.4%
總賽季數:7
幾乎每個拿起籃球的孩子都做過“麥肯訓練”,這是一種在籃下進行的左右手交替定點上籃練習。這項由首位籃球運動超級巨星創造并推廣的訓練技術,至今已經流傳了近四分之三個世紀,足以證明麥肯對籃球運動的影響。
盡管麥肯最著名的是在早期NBA中帶領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奪得五次總冠軍,但事實上,在他八個職業賽季中,如果算上1947年在NBL芝加哥美國齒輪隊和湖人隊的勝利,他一共贏得了七個冠軍。
現代NBA的許多基本規則都是為了限制這位6英尺10英寸(約2.08米)的內線統治者而設立的。1951年,聯盟加寬了三秒區,迫使他遠離籃筐;而24秒進攻時限的引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對手在擁有球權時會故意拖延時間,以防止麥肯得到球。
最高排名:第10
最低排名:第81
43、沃爾特-弗雷澤
主要榮譽:2次總冠軍、6次最佳陣容、7次全明星、7次最佳防守陣容、最佳新秀第一陣容
生涯數據:場均18.9分5.9籃板6.1助攻1.9搶斷,投籃命中率49%
總賽季數:13
沃爾特-弗雷澤不僅酷炫,更是冷血。他憑借絲滑的運球、精準的中距離投籃以及窒息般的防守,樹立了全能后衛的標準。弗雷澤帶領尼克斯隊贏得了他們僅有的兩次總冠軍,并成為尼克斯歷史上最受歡迎球隊的核心。
在1970年總決賽第七場,當威利斯-里德一瘸一拐地走出球員通道時,麥迪遜廣場花園沸騰了,但那晚是弗雷澤主宰了比賽,他砍下36分7籃板19助攻5搶斷,這是總決賽歷史上最偉大的表現之一。
最高排名:23
最低排名:77
42、喬治-格文
主要榮譽:7次最佳陣容、12次全明星、4次得分王
生涯數據:場均25.1分5.3籃板2.6助攻1.2搶斷1蓋帽,投籃命中率50.4%
總賽季數:14
喬治-格文,這位70年代和80年代最絲滑的得分手之一,在1977-78賽季至1981-82賽季期間,每年場均得分至少達到27分,并連續五年入選NBA最佳一陣。在這五年間,他在MVP投票中從未跌出前六名。
格文以其標志性的指尖挑籃而聞名,但他不僅僅是一個得分手。如果將他在ABA和NBA的表現結合起來,其中大部分是在圣安東尼奧馬刺隊完成的,從1973-74賽季到1979-80賽季,他每個賽季場均至少貢獻1蓋帽1搶斷。
再加上他那張冷酷無比的海報,以及在退役近十年后仍讓他看起來無比瀟灑的耐克廣告,格文的文化影響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最高排名:28
最低排名:85
41、里克-巴里
主要榮譽:1次總冠軍、1次總決賽MVP、6次最佳陣容、12次全明星、NBA最佳新秀、2次得分王(1次NBA, 1次ABA), 1次搶斷王
生涯數據:場均24.8分6.7籃板4.9助攻2搶斷,投籃命中率45.6%
總賽季數:14
作為聯盟歷史上最出色的進攻球員之一,巴里在四個不同的賽季中場均得分超過30分,并以25279分的總得分在NBA/ABA歷史得分榜上排名第六。他最為人所銘記的是帶領金州勇士隊在1974-75賽季贏得了史蒂芬-庫里之前的唯一一次總冠軍。在總決賽橫掃華盛頓子彈隊的系列賽中,巴里場均貢獻29.5分5助攻3.5搶斷,輕松獲得了總決賽MVP。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巴里在10場總決賽中場均得分達到36.3分,這一紀錄至今無人能破。再加上他標志性的“端尿盆”罰球姿勢(生涯罰球命中率高達90.0%)以及其著名的暴躁性格,這些獨特的特質進一步增強了巴里的傳奇色彩。
最高排名:28
最低排名:76
40、帕特里克-尤因
主要榮譽:年度最佳新秀、11次全明星、7次最佳防陣、3次最佳防陣
生涯數據:場均21分9.8籃板1.9助攻1搶斷2蓋帽,投籃命中率50.4%
總賽季數:17
帕特里克-尤因的履歷并非完美無缺。他沒有總冠軍戒指,也沒有獲得過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的榮譽。但這些并不能貶低他的價值。他的冠軍數之所以為零,是因為邁克爾-喬丹的芝加哥公牛隊的存在,以及在他防守巔峰時期,與大衛-羅賓遜、哈基姆-奧拉朱旺和穆托姆博等人的競爭。
尤因是那些能夠輕松適應當今NBA的老一輩大個子之一。他擁有從外線到內線的全面技術,不僅具備傳統的低位單打能力,還擁有出色的手感和柔和的投籃技巧。他的跳投技術和罰球手感表明他可以適應現代籃球中的三分線。
膝蓋傷病提前終結了他的輝煌生涯。近年來,比爾-西蒙斯在ESPN提出的“尤因理論”引發了關于紐約尼克斯隊是否在沒有尤因的情況下表現更好的討論。這一理論在尤因職業生涯后期或許有一定道理,但在他巔峰時期,尤因無疑是一位接近時代頂級的力量。
最高排名:30
最低排名:80
39、德雷克斯勒
主要榮譽:1次總冠軍、10次全明星、5次最佳陣容
生涯數據:場均20.4分6.1籃板5.6助攻2搶斷,投籃命中率47.2%
總賽季數:15
“被低估”的德雷克斯勒:數據驚人卻低調無聞
德雷克斯勒的職業生涯數據令人震驚。邁克爾-喬丹是唯一另一位在至少15個賽季中,場均貢獻20分5助攻2搶斷的球員。德雷克斯勒還擁有NBA歷史上前20高的三年巔峰期表現之一,這樣的成就需要細細品味才能真正體會其重要性。
也許是因為他在波特蘭開拓者隊時季后賽成績平平,或者因為在休斯敦火箭隊時被奧拉朱旺的光芒所掩蓋,他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歷史贊譽。無論原因是什么,這都不足以抹殺他在15年職業生涯中持續保持出色表現的事實。
最高排名:27
最低排名:59
38、鮑勃-佩蒂特
主要榮譽:1次總冠軍、2次MVP、11次全明星,最佳新秀、2次得分王
生涯數據:場均26.4分16.2籃板3助攻,投籃命中率43.6%
總賽季數:11
鮑勃-佩蒂特在1958年NBA總決賽決勝戰中砍下50分,成為他職業生涯中最令人難忘的時刻之一。作為NBA早期最偉大的球員之一,他在密爾沃基/圣路易斯老鷹隊效力的11個賽季里,每個賽季都入選了全明星陣容。這位身高6英尺9英寸的大個子是NBA歷史上首位得分超過20000分的球員,并且在他退役時是聯盟歷史上的得分王。不過,這一紀錄在1966年被威爾特-張伯倫打破。
佩蒂特在32歲時選擇退役,這影響了他在這些排名中的總體表現。然而,他的提前退役也避免了晚年的狀態下滑對其場均數據的影響。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佩蒂特每個賽季場均得分從未低于20分,籃板從未低于10個。1970年,他毫無爭議地入選了籃球名人堂。
最高排名:26
最低排名:未上榜
37、鮑勃-庫西
主要榮譽:6次總冠軍、1次MVP、13次全明星、12次最佳陣、8次助攻王
生涯數據:場均18.4分5.2籃板7.5助攻,投籃命中率37.5%
總賽季數:14
鮑勃-庫西的效率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他37.5%的投籃命中率確實引人側目,但原因并不光彩。然而,他在波士頓凱爾特人的六次總冠軍征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盡管在他職業生涯巔峰時期,聯盟規模遠不及現在,但他依然獲得了12次NBA最佳陣容的殊榮,這絕非易事。
誠然,庫西在當今聯盟中的地位值得商榷,但他那大膽的運球和反手終結技術無論在哪個時代都令人贊嘆。此外,他還八次榮膺助攻王,并且即便在他退役超過半個世紀后的今天,他的總助攻數仍穩居歷史前25位。
最高排名:22
最低排名:85
36、艾弗森
主要榮譽:1次MVP、年度最佳新秀、11次全明星、7次最佳陣、4次得分王、3次搶斷王
生涯數據:場均26.7分3.7籃板6.2助攻2.2搶斷,42.5%
總賽季數:14
阿倫-艾弗森在歷史偉大球員中的地位一直備受爭議,尤其是當人們越來越重視效率和能否在非核心體系中發揮作用時。但艾弗森之所以常被稱為“史上最偉大的小個子球員”,并不僅僅是因為他的魅力。
不可否認,他對籃球文化的巨大影響賦予了他非凡的意義。無論是在場上還是場下,他都表現得桀驁不馴、特立獨行,仿佛總是在證明自己,不需要任何幫助就能贏得認可和榮譽。
2000-01賽季帶領費城76人隊闖入NBA總決賽是艾弗森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那支球隊的第二好球員是34歲的穆托姆博。盡管最終在總決賽中被洛杉磯湖人隊擊敗,但能夠進入總決賽本身就是對艾弗森獨特能力的最好證明。
從統計數據來看,艾弗森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只有邁克爾-喬丹和杰里-韋斯特的職業生涯場均得分超過25分,并且還有至少5助攻2搶斷。
最高排名:21
最低排名:78
35、納什
主要榮譽:2次MVP、7次最佳陣、8次全明星、5次助攻王
生涯數據:場均14.3分3籃板8.5助攻,投籃命中率49%,三分命中率42.8%
總賽季數:18
在2002年和2003年帶領達拉斯小牛隊創下歷史上一些經過時代調整的最佳進攻表現后,納什加盟了菲尼克斯太陽隊,并享受了聯盟歷史上最偉大的遲開晚花的巔峰期。他率領“七秒或更少”的太陽隊取得了卓越的得分記錄,并在他30歲和31歲時連續兩次獲得MVP。
很難說納什是否恰好趕上了快節奏和空間打法的時代,或者他稍微來得晚了一些。作為一名職業生涯三分命中率高達42.8%(歷史第11位)的球員,納什在其整個職業生涯中每場僅嘗試3.2次三分球。這還不到斯蒂芬-庫里在2024-25賽季場均11.3次三分出手的三分之一。
退役時,納什承認他可能應該更多地投籃。
他在數量上的犧牲通過效率得到了彌補。納什有四個賽季達到了50/40/90的命中率,這是NBA歷史上的最高紀錄。對于一個助攻總數排名第五的球員來說,這個成績非常出色。
34、哈登
主要榮譽:1次MVP、8次最佳陣容、11次全明星、3次得分王、2次助攻王、年度最佳第六人
生涯數據:場均24.1分5.6籃板7.2助攻1.5搶斷,投籃命中率43.9%
總賽季數:16
哈登在休斯敦火箭隊度過了他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從2017-18賽季到2019-20賽季,他連續三個賽季領跑聯盟得分榜,并且在八個賽季中有七個賽季罰球次數也位居NBA之首。
作為歷史上最具威脅的擋拆進攻球員之一,哈登同樣在單打方面表現出色。憑借極高的速度、力量和技巧,對手幾乎無法防住他。
他還練就了一手致命的后撤步三分球,以至于對手寧愿選擇在他身后防守。盡管哈登因為過于依賴個人進攻、防守不力以及未能帶領球隊奪冠而飽受批評,但他仍是過去十年中最好的進攻球員之一。這一點不容忽視。
最高排名:24
最低排名:89
33、基德
主要榮譽:1次總冠軍、6次最佳陣容、10次全明星、9次最佳防守、年度最佳新秀、5次助攻王
生涯數據:場均12.6分6.3籃板8.7助攻1.9搶斷,投籃命中率40%
總賽季數:19
基德在2011年以37歲的角色球員身份隨達拉斯小牛隊奪得唯一一枚總冠軍戒指,這距離他帶領新澤西籃網隊連續兩年闖入總決賽已近十年。作為歷史上最具威脅的快攻控衛之一,基德憑借其卓越的身高、速度和視野,在高速推進中組織進攻。他是一位以傳球為先(甚至可以說是第二和第三選擇)的球員,初入聯盟時因外線投籃極不穩定而被戲稱為“阿孫”(意為沒有跳投)。
然而,基德的努力最終使他在退役時成為NBA歷史三分球命中數第三高的球員。基德的高籃球智商不僅讓他成為一位天才級傳球手,還在防守端發揮了重要作用,職業生涯中有九個賽季場均至少貢獻2.0次搶斷。他曾五次進入MVP投票前十名。最高排名:27最低排名:44
32、萊昂納德
主要榮譽:2次總冠軍、2次總決賽MVP、2次最佳防守球員、6次全明星、6次最佳陣容、7次最佳防陣、1次搶斷王
生涯數據:場均20.1分6.4籃板3.1助攻1.7搶斷,投籃命中率49.9%
總賽季數:13
兩次總決賽MVP得主很少會被“如果”所定義,但萊昂納德是個例外。在過去的十年中,傷病多次阻礙甚至完全中斷了他的賽季。盡管這不是他的錯,但這種脆弱性令人沮喪,因為我們深知其帶來的損失之重。
萊昂納德并非像錫安-威廉姆斯那樣只在理論上達到巔峰或短暫閃耀的球員。他是真正的超級巨星,能夠在攻防兩端統治整場比賽和整個季后賽系列賽。
“如果……他會排在歷史前100名的什么位置?”這是一個常見的討論話題。對于這份名單上的許多人來說,都有各種各樣的前提條件。但在萊昂納德的情況下,這個問題顯得更加沉重且痛苦。因為如果沒有傷病,我們談論的將是一個有希望爭奪總冠軍、并有可能躋身歷史前25位的偉大球員。
31、哈弗里切克
主要榮譽:8次總冠軍、1次總決賽MVP、13次全明星、11次最佳陣容、8次最佳防守陣容
生涯數據:場均20.8分6.3籃板4.8助攻1.2搶斷,投籃命中率43.9%
總賽季數:16
哈弗里切克的履歷堪稱輝煌,但似乎并未得到應有的關注。他至今仍是波士頓凱爾特人隊歷史上的得分王,并在NBA總得分榜上排名第19位,盡管他在職業生涯中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是作為第六人出場。這并非偶然,年度最佳第六人獎杯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此外,哈弗里切克共入選了11次全明星陣容和8次最佳防守陣容,這兩項成就均位列聯盟歷史前20名。
在效力于NBA期間,他以其不懈的努力而聞名,這也幫助他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得分手,盡管在他職業生涯初期并不以得分見長。“約翰在訓練開始時就全速奔跑,”前凱爾特人中鋒漢克·芬克爾在接受《The Athletic》記者杰伊·金采訪時說,“直到訓練結束,他仍然全速奔跑,而且很少出汗。他的身體素質非常與眾不同。”
30、克里斯-保羅
主要榮譽:11次最佳陣容、12次全明星、9次最佳防陣、年度最佳新秀、5次助攻王、6次搶斷王
生涯數據:場均17分4.4籃板9.2助攻2搶斷,投籃命中率47%
總賽季數:20
保羅在助攻和搶斷榜上均位列第二,即使在他巔峰期過后近十年,他依然保持著高效的籃球表現。2024-25賽季,他成為首位在職業生涯第20個賽季或之后仍能全勤首發82場比賽的球員。
在2021-22賽季,保羅還曾是MVP投票的前十名之一。2006年,他以最佳新秀獎宣布了自己的到來,并在接下來的兩個賽季(2007-08和2008-09)中,場均貢獻至少21分11助攻(兩次領跑聯盟)2.5搶斷。這可能是他的個人巔峰,但保羅最著名的還是在2010年代中期作為快船“空接之城”的催化劑。在那段時期,他五次進入MVP投票前十,并連續六次入選最佳防守一陣。
盡管不太可能超越斯托克頓在生涯助攻和搶斷方面的記錄,保羅的整體表現(仍在繼續積累)使他毫無疑問地成為歷史上前五的控球后衛之一。
最高排名:18
最低排名:73
29、約翰-斯托克頓
主要榮譽:10次全明星、11次最佳陣容、5次最佳防陣、9次助攻王、2次搶斷王
生涯數據:13.1分2.7籃板10.5助攻2.2搶斷,投籃命中率51.5%
總賽季數:19
在不到20年的職業生涯中,斯托克頓總共送出了15806次助攻。緊隨其后的是克里斯-保羅,他的助攻數為12499次。兩人之間的差距高達3307次,這相當于至少三個巔峰賽季的組織能力。考慮到保羅將在2025-26賽季進入第20個賽季,斯托克頓的紀錄看起來還會保持很長時間,甚至可能是永遠。
此外,無論在哪個時代,作為一名身高僅6英尺1英寸的球員,能夠五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都是不可思議的成就。只有穆奇-布萊洛克(六次)、諾姆-范利爾(八次)和克里斯-保羅本人(九次)這些身高不超過6英尺3英寸的球員在這方面有更多入選次數。
最高排名:18
最低排名:76
28、斯科蒂-皮蓬
主要榮譽:6次總冠軍、7次最佳陣容、7次全明星、10次最佳防陣、1次搶斷王
生涯數據:場均16.1分6.4籃板5.2助攻2搶斷0.8蓋帽,投籃命中率47.3%
總賽季數:17
皮蓬,作為現代籃球史上最偉大的超級巨星副手之一,最讓人難忘的是他在芝加哥公牛王朝時期與邁克爾-喬丹搭檔,成為喬丹身邊的羅賓。這位身高6英尺8英寸的前鋒不僅擁有真正的控球后衛技能,無論是傳球還是場上決策都表現出色,而且他也是那個時代最強悍的外線防守者,無論是在持球還是無球狀態下。
對于一定年齡的球迷來說,1991年總決賽第二場皮蓬全場緊逼魔術師約翰遜的經典畫面仍然歷歷在目。
當喬丹離開NBA兩年時,皮蓬證明了自己同樣能夠獨自帶領球隊前進,在那兩年里,他場均貢獻21.7分8.4籃板5.4助攻,并且在Box Plus/Minus統計中位列全聯盟第三。
27、伊塞亞-托馬斯
主要榮譽:2次總冠軍、1次總決賽MVP、12次全明星、5次最佳陣容、1次助攻王
生涯數據:場均19.2分3.6籃板9.3助攻1.9搶斷,投籃命中率45.2%
總賽季數:13
在斯蒂芬-庫里和魔術師約翰遜主導的討論中,總有人堅持認為你不能忘記那位被稱為“澤克”的球員。他的統計數據令人印象深刻,但更有一種“你必須親臨現場或親眼目睹才能真正理解”的感覺。
托馬斯是底特律活塞隊“壞小子軍團”的代表人物,這支隊伍曾是邁克爾-喬丹的主要對手。這本身就具有重要意義。如果關于他和他的最佳球隊的復仇傳說還不足以打動你,那么他的統計數據可以彌補這一點。在他整個職業生涯中,場均至少得到18分9助攻1.5搶斷,只有魔術師約翰遜能達到這一成就。
26、埃爾金-貝勒
主要榮譽:10次最佳陣容、11次全明星、NBA年度最佳新秀
生涯數據:場均27.4分13.5籃板4.3助攻,投籃命中率43.1%
總賽季數:14
盡管貝勒在1960年代的數據因比賽節奏加快而有所提升,但他在MVP投票中的表現證明了他遠不止是華麗的得分和籃板數據。貝勒曾獲得一次第二名、三次第三名、一次第四名以及兩次第五名。
與比爾-拉塞爾和威爾特-張伯倫同處一個時代,再加上隊友杰里-韋斯特的競爭,這樣的成就對于任何凡人來說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貝勒七次進入NBA總決賽,卻從未贏得總冠軍,他被認為是史上最好的無冕球員之一。
他的湖人隊終于在1972年奪冠,但貝勒因跟腱撕裂未能參與其中。這位才華橫溢的球員不幸與拉塞爾率領的凱爾特人隊競爭,而他的得分能力也難以與張伯倫相提并論。
最高排名:20
最低排名:42
25、查爾斯-巴克利
主要榮譽:1次MVP、11次全明星、11次最佳陣容、1次籃板王
生涯數據:場均22.1分11.7籃板3.9助攻1.5搶斷,投籃命中率54.1%
總賽季數:16
查爾斯-巴克利的輝煌生涯似乎因缺少一枚總冠軍戒指而顯得不夠完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缺失似乎削弱了他在歷史最佳球員討論中的地位。
然而,在邁克爾-喬丹的巔峰時期(1992-93賽季)贏得MVP絕非偶然。巴克利是一位超級巨星,擁有籃球史上最為全面的技術之一。 他的技能范圍可以從當代與他相比較的球員中看出。布雷克-格里芬、錫安、追夢格林和朱利葉斯-蘭德爾都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是巴克利的翻版。
甚至巴克利的無形資產也是多才多藝的。他的Basketball-Reference頁面上充滿了可能是創紀錄數量的綽號,而且他可以被視為他效力過的任何一支球隊的代表人物:費城76人隊、菲尼克斯太陽隊和休斯敦火箭隊。
最高排名:第18位
最低排名:第74位
24、字母哥
主要榮譽:1次總冠軍、2次MVP、1次總決賽MVP、1次最佳防守球員、8次最佳陣容、9次全明星、5次最佳防守陣容、進步最快球員
生涯數據:場均23.9分9.9籃板5助攻1.1搶斷1.2蓋帽,投籃命中率55.1%
總賽季數:12
自從沙奎爾-奧尼爾以來,字母哥無疑是聯盟中最具身體統治力的球員。在剛剛結束的30歲賽季中,他已經確立了自己未來名人堂成員的地位。作為一件突破武器,他的運球突破迫使防守方不得不筑起防線,放棄對其他射手的防守。字母哥的轉換進攻和內線終結能力為他贏得了連續兩屆MVP、一次總冠軍,并且創造了一項無人能及的進攻紀錄。
在NBA歷史上,只有六個賽季出現過球員場均至少30分9籃板5助攻并且投籃命中率至少達到50%的情況。字母哥獨占其中三個賽季,包括2023-24和2024-25賽季,在這兩個賽季中,他的投籃命中率甚至超過了60%。他是唯一一位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球員。
最高排名:17
最低排名:45
23、韋德
主要榮譽:3次總冠軍、1次總決賽MVP、8次最佳陣容、13次全明星、3次最佳防陣、1次得分王
生涯數據:場均22分4.7籃板5.4助攻1.5搶斷0.8蓋帽,投籃命中率48%
總賽季數:16
韋德或許最被人記住的是作為勒布朗-詹姆斯在邁阿密熱火隊奪冠時的第二選擇,但這種看法掩蓋了他在2006年奪冠并贏得總決賽MVP的輝煌表現。
他七次進入MVP投票前十名、2009年的得分王頭銜以及聯盟歷史上后衛中最佳的蓋帽數據,這些都未能完全展現韋德在2005年至2013年巔峰時期,憑借其出色的運動能力、造犯規技巧和身高臂展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在這段時間里,韋德的Box Plus/Minus值在NBA排名第三,僅次于詹姆斯和克里斯-保羅,超過了鄧肯、科比、諾維茨基和加內特。
最高排名:13
最低排名:39
22、卡爾-馬龍
主要榮譽:2次MVP、14次全明星、14次最佳陣容、4次最佳防陣
生涯數據:場均25分10.1籃板3.6助攻1.4搶斷,投籃命中率51.6%
總賽季數:19
在從未贏得總冠軍的NBA球員中,卡爾-馬龍無疑是一個值得提及的名字。他的職業生涯數據令人印象深刻,主要得益于他驚人的持久力。他在歷史得分榜上排名第三,在總籃板數上位列第七。
馬龍與約翰-斯托克頓在場上的默契配合,為NBA留下了無數精彩瞬間。最重要的是,他所在的猶他爵士隊在邁克爾-喬丹時代的芝加哥公牛第二次三連冠期間,是唯一能夠對其構成威脅的球隊。
最高排名:14
最低排名:72
21、摩西-馬龍
主要榮譽:1次總冠軍、3次MVP、1次總決賽MVP、8次最佳陣容、13次全明星、2次最佳防陣、6次籃板王
生涯數據:場均20.3分12.3籃板1.3蓋帽,投籃命中率49.5%
總賽季數:21
摩西-馬龍在職業生涯中一直是進攻籃板的絕對統治者,無論是總(進攻)籃板數還是場均籃板數都無人能及。盡管他在終結能力和傳球方面并不特別突出,但這些籃板為他創造了大量的二次進攻機會和罰球機會。他曾五次領跑聯盟罰球次數排行榜。
馬龍的前兩次MVP獎項分別在1978-79賽季和1981-82賽季效力于休斯敦火箭隊時獲得,隨后在1982-83賽季加盟費城76人隊后又贏得了第三次MVP,成為NBA歷史上唯一一位為兩支不同球隊連續贏得MVP的球員。除了這三次MVP外,他還另有七次進入MVP評選前十名。
1983年,馬龍曾放話要“4-4-4”,即季后賽每輪橫掃對手,雖然最終未能完全實現,但76人隊在季后賽中以12勝1負的戰績奪得了總冠軍,其中兩輪系列賽實現了橫掃。
最高排名:17
最低排名:31
原文:露天看臺
編譯:selu
BR百大排名50-21:韋德23 字母24 保羅30 小卡32 哈登34 威少48
巨星之外,穩定的科里-約瑟夫!
內線防守能力驚人,76人內線新星有機會在新賽季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名嘴:下賽季文班亞馬將迎來爆發,他的上限是歷史最佳
0分0籃板0助攻0搶斷0蓋帽卻有3失誤,這就是湖人選中的首輪秀?
漸入佳境!76人次輪秀在夏季聯賽中也開始找到了應有的手感?
14投僅4中!埃奇庫姆:投籃失手在所難免 繼續堅持就行了
埃奇庫姆:我每天都在學習進步 我會做一切必要的努力來提升自己
ESPY頒獎在即!SGA與字母、獺兔、約基奇角逐NBA最佳球員獎
5人驅逐!夏聯最失敗球隊誕生!排名更新7隊3勝0負,楊瀚森創紀錄
ESPY頒獎臨近!SGA、字母哥、塔圖姆和約基奇,誰能斬獲NBA最佳球員獎?
卡萊爾:特納在雄鹿可以司職自己最舒服的位置中鋒,這對他十分有意義